南京师范大学陈姓学生杀猫?陈某:猫和人能一样吗?!
更新时间:2022-11-20 23:18:29

“人和猫是不一样,但你和畜生也没两样。”
2022年10月4日,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楼下,惊现一只浑身是伤,腐烂长虫的流浪猫。

“再活过两天,花贝就有家了。”
花贝是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一只“明星猫”,去年四月四日瘸着腿来到了这里,被两个同学救下。为了治好花贝的断腿,他们俩从牙缝里省下生活费,又发动同学们众筹捐款,奔波了整整十天。一群没什么钱的学生,硬是凑出来了一万多块钱,把它的腿治好了,虽然以后活动会有点受限,但好在是能走路的。出院后,第一个发现花贝的男生把它带回到了学校内,由于宿舍不能养猫,他暂时把花贝放到学校里养。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内有很多猫,大家以为,所有人的爱,一定能让花贝过的幸福。回到学校的那天,男生偷偷和花贝约定,等他毕业,一定把花贝接回家,当它这辈子的铲屎官!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,花贝失去了蛋蛋,得到了女友,失去了自由,但收获了肉肉。
可天不遂人愿,9月30日的那天,花贝失踪了,在10月4号发现花贝的尸体前,再没人见过它。同学们和花贝的领养人百般寻找,翻遍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各个角落,都没有花贝的踪影。
“也许是不小心受惊了吧,可能是躲起来了。”有些乐观的同学这样想。美好的结局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,现实是残酷的,很多的是悲欢离合。10月4日的中午,花贝的尸体在宿舍楼下的草坪中被人发现。
它的死状极其残忍可怖,身体已经肿胀充气,头部受到击打,已经完全辨认不出来,身体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蛆虫。“我不敢喊,我不敢认,我不敢把这臃肿的、腐烂的躯壳和我的花贝联系起来。”可正当同学们准备埋葬花贝的时候,一声咳嗽,让大家都抬起了头。宿舍二楼,某陈姓同学探了出来,他笑着说道:“你们在调查那只猫的事吗?”“尸体是从二楼扔下来的,好烦啊,它曾经还挂到了栏杆上,我专门又把它扔下去了。”人受伤害,还有地方说理,猫被虐杀,死了,就是死了。微博@彩色地球守护计划一直在跟进这件事情的后续,据知情人士透露,目前学校只是找了双方谈话。杀猫的人还在好好读书,那个承诺毕业就领养花贝的男同学,却难过到即将休学......眼泪止不住的流,好无力,要怎么才能救救他们,救救它们?
原本在男生毕业后,花贝就可以睡在它温暖的新家,那里有它最喜欢的猫条、罐头、玩具。可现在,花贝只能躺在冰冷的泥土上,任由冷风侵蚀它的内脏。但学校,最多也只能在管理条例范围内对此人进行处罚,也许只是写一张名为“保证书”的废纸,就可让此人成功脱逃。立法已经说烂了,但大家想想,这些事情的带来的伤害,真的仅仅止步于“虐猫”二字吗?近两年《反虐待动物法》的事情,闹得沸沸扬扬,反对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。就像花贝的去世,对于同学们,对于它的领养人而言,也是一场巨大的打击。就这么因为虐猫人内心扭曲的行为 ,硬生生地把大家的宝贝,从它们的心尖上割下。这时候,哪怕舆论再怎么发酵,网友们再怎么愤怒,都换不回来这些人心里的那片宁静和柔软。
身为旁观者,我们可以去理性分析,我们可以去批判现实,甚至可以提出反对制裁的无脑言论。但旁观者,毕竟是旁观者。所有人都没有权利对当事人说一句:“算了吧,流浪猫而已,死了还有很多。”是啊,死了真的还有很多。但是这么多,都不是我最爱的那一只了。人都不是圣母,我们爱猫,但一定也有最偏爱的那只猫。我想不通,为什么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了,但共情能力却越来越低了。

这样冰冷的社会,它还会变好吗?在惨剧背后的故事,还有谁关心呢?在旁观发言之前,先想想这群失去猫的人吧,不要再恶语相向,说那些冷漠的话。如果真的要说“优胜劣汰”,你是被人类社会淘汰了吗?非要去和猫对比。转发给身边的人,希望大家在关注这些事情的时候,内心可以多一分温度。